龙岩惟一的四堡旅游指南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做出的杰出贡献。其中印刷术,由唐至清,遥遥领先世界,曾远传亚非各国雕版印刷,更是开世界印刷术之先河。
古镇四堡,就是惟一活着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见证者,就是中国古代文明领先世界的实录。
●雕版印刷源远流长
四堡,位于闽西连城、长汀、清流、宁化四县交界处,是一个偏僻的山区小镇。然而,这里曾以其兴盛的雕版印刷业而赫赫有名,成为明清时期全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名列"福建省历史文化名乡",幸存的古书坊群也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穿行古镇雾阎村,一幢幢久经风雨剥蚀的风火屋,门楼矗立,飞檐翘角,书香飘溢。那就是古书坊。现仅雾阁一村尚有称为"印房里"的遗址百余处。四堡印书坊基本属家庭作坊,多由家族世代经营,而呈现家族性与民营性的显著特征。雾阁村的邹氏和马屋村的马氏,就是经营四堡雕版印刷业的两大家族。邹氏族语载:"吾乡在乾隆肘,书业甚盛,致富者累相望",各书坊"广镌古今遗编,布诸海内,锱铢所积,饶若素封"。
子仁屋是一座明清住宅和书坊合二为一的典型建筑,由天宝堂、务本堂、翰宝楼组成,始建于1809年,由邹姓三兄弟建造,占地十亩,九厅十八井,有140多间房。上中下厅是公共活动场所,侧厅和第一披厢房为住宅和生活区,第二披厢房及大门前侧房为印书坊,后院为仓库和杂物房。刊印书籍销往赣、粤、浙、挂、苏杭等地。
据史料记载,四堡雕版印刷业有南宋末年、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三种起源说。而何说为准,尚待考证,但足已说明它的源远流长。经历数百年发展,在乾隆、嘉庆、道光三代进入鼎盛时期g印坊柿比,书楼林立,世代相传大书屋至少百家,中小书坊星罗棋布。当地书商达数百之多,有定点经销,有流动贩卖。外地书商也络绎不绝前来批售,使四堡刊印书籍"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播海外"。后随印刷业的工艺革新和发展,逐渐式微,至清末民初已被排挤而无立锥之地。
●"版权"意识早
近年,"打击盗版"、"保护知产权"之声渐起,"版权"意识也渐人民心。而在四堡,"版权"这个现代的时髦词汇,在当时早已有它的原始的萌芽。
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内,一块块乌黑斑驳的木刻印板,层层叠叠,摆放在橱窗里。"藏板所有,翻刻必究"、"本斋藏板,翻刻必究"的字样,刻在印板上,清晰可见。
据四堡老人回忆,"藏板所有"的族规,是经营四堡雕版印四堡雕版刷业的邹氏、马氏两大家族制定,用以解决家族间作坊间因争印畅销图书、争雕板而引起的纠纷,而明晰版权,保护版权。族规也对开刻新板有许多限制:一般不许开刻已有的书板;各书坊间租借书板印书时,一切按原样进行,不得另立标记,如有违反由族长出面干预。
因此,当年,雕板价值极高,不仅因为雕板制作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拥有雕版就意味着拥有金钱与财富E分配雕板,自然而然成为邹氏、马氏两大家族分家的首位家产。
为协调家族内各作坊间的正常生产运作,邹、马两大家族还制定了一项族规,称为"岁一刷新"。这是说,来年正月之前,各书坊须将明年出版销售的所有图书品种全部刷印出清样,贴在各自书坊门墙上,以便正月初一各家各户互相串门之际能了解各书坊的出书情况。如遇图书品种重复,那么族长或有权威的长者就出面调节,避免重复。然后,各书坊方可正式安排当年的生产任务。
"藏板所有"、"岁一刷新"的制定,既让我们看到了四堡雕版印刷业鲜明的家族性特征,也向我们展示了四堡雕版印刷业内部的古老运作的管理方式。
●古籍版本多
从残存雕板、珍本古籍旧书及当地族谱资料考证,为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四堡刊印的书籍种类五花八门,内容无所不包,约有9大类900余种。其中,有以儿童为对象的幼学启蒙书《幼学故事琼林》、《三字经》、《增广贤文》等;有服务举子应试的《行文资典》、《考卷问珍》、《增订古文精言》等g有文人喜欢的《易经》、《诗经》、《论语》、《孟子》等经史子集,在文学图书中,有古代诗词及个人文集,也有人们日常娱乐消遣的小说、故事、戏剧等z有日常应用读本、医药图书,也有堪舆、占卡、星算之类的图书。
在四堡版本古籍中,也有少见的珍品:
一是《绣像金瓶梅》。明朝成书问世的《金瓶梅》被列为禁书后,在京、汉、杭等地难以出版,而四堡出版了《绣像金瓶梅》,现存于吉林大学图书馆,是出版史上一件突出的大事。
二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合刊本,在同一书页中以墨线分成上、下两半,上半部刊《三国演义》,下半部刊《水浒传》。此版本在印刷史上较为罕见。
三是《西厢记》,采用连史纸陶印,字为黑色,圈点用红色,为古籍中少有精品。
四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字画参半,每一书页中上为图画,下为文字,图文并茂,别出心裁。
五是被誉为全国名志之一的明朝李世熊著《宁化县志》。
六是一本以小著称的线装奇书《论语》(朱禀集注),长7厘米,宽5厘米,书页上真正印字的部分仅长6厘米、宽4厘米,封面没了,全书仅存《论语》卷六至卷十,共212页;书中字最多的一页达260多字,书的侧标题上印有"四书全注·论下"、"八讲"等字样。这是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馆长从当地农家找到的,书页已被虫姓蚀得斑斑点点。此书之小,是为了便于携带,如今日的袖珍字典,还是为古时科举考试作弊所用?不得而知。
相关旅游景点:
武平梁野山 衍香楼 集庆楼 福裕楼 长寿亭 王寿山 长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梁野山 遗经楼 空中俯瞰土楼群 李登辉祖籍地 十里花街 永定 永福花乡 洪坑村中看土楼 华安玉雕走 东华山 紫云山自然保护区 石山园 梁野山自然保护区 学院 七峰山 龙门塔 振福楼 客家土楼 中山镇 虎豹别墅 汀州古城墙 培田民居 走进土楼赏土楼 历史的回声--古田会议会址 生命神山阴阳相对 麟山塔 花乡寻花 朝斗岩 江山多娇"睡美人" 承启楼 茶乡问茶 长汀八景--卧龙山 长汀博物馆
古镇四堡,就是惟一活着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见证者,就是中国古代文明领先世界的实录。
●雕版印刷源远流长
四堡,位于闽西连城、长汀、清流、宁化四县交界处,是一个偏僻的山区小镇。然而,这里曾以其兴盛的雕版印刷业而赫赫有名,成为明清时期全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名列"福建省历史文化名乡",幸存的古书坊群也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穿行古镇雾阎村,一幢幢久经风雨剥蚀的风火屋,门楼矗立,飞檐翘角,书香飘溢。那就是古书坊。现仅雾阁一村尚有称为"印房里"的遗址百余处。四堡印书坊基本属家庭作坊,多由家族世代经营,而呈现家族性与民营性的显著特征。雾阁村的邹氏和马屋村的马氏,就是经营四堡雕版印刷业的两大家族。邹氏族语载:"吾乡在乾隆肘,书业甚盛,致富者累相望",各书坊"广镌古今遗编,布诸海内,锱铢所积,饶若素封"。
子仁屋是一座明清住宅和书坊合二为一的典型建筑,由天宝堂、务本堂、翰宝楼组成,始建于1809年,由邹姓三兄弟建造,占地十亩,九厅十八井,有140多间房。上中下厅是公共活动场所,侧厅和第一披厢房为住宅和生活区,第二披厢房及大门前侧房为印书坊,后院为仓库和杂物房。刊印书籍销往赣、粤、浙、挂、苏杭等地。
据史料记载,四堡雕版印刷业有南宋末年、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三种起源说。而何说为准,尚待考证,但足已说明它的源远流长。经历数百年发展,在乾隆、嘉庆、道光三代进入鼎盛时期g印坊柿比,书楼林立,世代相传大书屋至少百家,中小书坊星罗棋布。当地书商达数百之多,有定点经销,有流动贩卖。外地书商也络绎不绝前来批售,使四堡刊印书籍"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播海外"。后随印刷业的工艺革新和发展,逐渐式微,至清末民初已被排挤而无立锥之地。
●"版权"意识早
近年,"打击盗版"、"保护知产权"之声渐起,"版权"意识也渐人民心。而在四堡,"版权"这个现代的时髦词汇,在当时早已有它的原始的萌芽。
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内,一块块乌黑斑驳的木刻印板,层层叠叠,摆放在橱窗里。"藏板所有,翻刻必究"、"本斋藏板,翻刻必究"的字样,刻在印板上,清晰可见。
据四堡老人回忆,"藏板所有"的族规,是经营四堡雕版印四堡雕版刷业的邹氏、马氏两大家族制定,用以解决家族间作坊间因争印畅销图书、争雕板而引起的纠纷,而明晰版权,保护版权。族规也对开刻新板有许多限制:一般不许开刻已有的书板;各书坊间租借书板印书时,一切按原样进行,不得另立标记,如有违反由族长出面干预。
因此,当年,雕板价值极高,不仅因为雕板制作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拥有雕版就意味着拥有金钱与财富E分配雕板,自然而然成为邹氏、马氏两大家族分家的首位家产。
为协调家族内各作坊间的正常生产运作,邹、马两大家族还制定了一项族规,称为"岁一刷新"。这是说,来年正月之前,各书坊须将明年出版销售的所有图书品种全部刷印出清样,贴在各自书坊门墙上,以便正月初一各家各户互相串门之际能了解各书坊的出书情况。如遇图书品种重复,那么族长或有权威的长者就出面调节,避免重复。然后,各书坊方可正式安排当年的生产任务。
"藏板所有"、"岁一刷新"的制定,既让我们看到了四堡雕版印刷业鲜明的家族性特征,也向我们展示了四堡雕版印刷业内部的古老运作的管理方式。
●古籍版本多
从残存雕板、珍本古籍旧书及当地族谱资料考证,为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四堡刊印的书籍种类五花八门,内容无所不包,约有9大类900余种。其中,有以儿童为对象的幼学启蒙书《幼学故事琼林》、《三字经》、《增广贤文》等;有服务举子应试的《行文资典》、《考卷问珍》、《增订古文精言》等g有文人喜欢的《易经》、《诗经》、《论语》、《孟子》等经史子集,在文学图书中,有古代诗词及个人文集,也有人们日常娱乐消遣的小说、故事、戏剧等z有日常应用读本、医药图书,也有堪舆、占卡、星算之类的图书。
在四堡版本古籍中,也有少见的珍品:
一是《绣像金瓶梅》。明朝成书问世的《金瓶梅》被列为禁书后,在京、汉、杭等地难以出版,而四堡出版了《绣像金瓶梅》,现存于吉林大学图书馆,是出版史上一件突出的大事。
二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合刊本,在同一书页中以墨线分成上、下两半,上半部刊《三国演义》,下半部刊《水浒传》。此版本在印刷史上较为罕见。
三是《西厢记》,采用连史纸陶印,字为黑色,圈点用红色,为古籍中少有精品。
四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字画参半,每一书页中上为图画,下为文字,图文并茂,别出心裁。
五是被誉为全国名志之一的明朝李世熊著《宁化县志》。
六是一本以小著称的线装奇书《论语》(朱禀集注),长7厘米,宽5厘米,书页上真正印字的部分仅长6厘米、宽4厘米,封面没了,全书仅存《论语》卷六至卷十,共212页;书中字最多的一页达260多字,书的侧标题上印有"四书全注·论下"、"八讲"等字样。这是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馆长从当地农家找到的,书页已被虫姓蚀得斑斑点点。此书之小,是为了便于携带,如今日的袖珍字典,还是为古时科举考试作弊所用?不得而知。
相关旅游景点:
武平梁野山 衍香楼 集庆楼 福裕楼 长寿亭 王寿山 长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梁野山 遗经楼 空中俯瞰土楼群 李登辉祖籍地 十里花街 永定 永福花乡 洪坑村中看土楼 华安玉雕走 东华山 紫云山自然保护区 石山园 梁野山自然保护区 学院 七峰山 龙门塔 振福楼 客家土楼 中山镇 虎豹别墅 汀州古城墙 培田民居 走进土楼赏土楼 历史的回声--古田会议会址 生命神山阴阳相对 麟山塔 花乡寻花 朝斗岩 江山多娇"睡美人" 承启楼 茶乡问茶 长汀八景--卧龙山 长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