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学院旅游指南
·学校概况
广州医学院创办于1958年,主校区坐落在广州市中心风景秀丽的流花湖畔,是一所拥有博士后、博士、硕士、学士多层次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全日制高等院校。目前,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设有15个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五个学科门类,专科设有8个专业,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本、专科设有9个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涵盖8个三级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学院现有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1800多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一万多人,成人教育在校生一万多人。
学院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教授级168人、副教授级736人、中级职称1607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5人、市级优秀专家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人。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360名。
学院现有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36个,三级学科15个。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15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各级重点实验室(扶持实验室)11个。课程建设方面,有省精品课程3门、省名牌专业3门、省优秀课程2门、省重点课程11门、市重点课程9门。
学院现设有6个二级学院,3所校外二级学院,14所附属医院(其中,7所直属附属医院),10个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此外,还设有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广州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广州市继续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一所护士学校以及50多所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实习基地)和6个社会实践基地。
学院在呼吸疾病、恶性肿瘤、免疫调节剂、化学致癌研究、蛇毒、腔内镜、试管婴儿、优生优育和神经病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五年来,有400多项科研课题获得国家“863”、“十五”重大科技攻关等国家、省、市的重点资助,有140多项次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广州医学院学报》(医学版与人文社科版)、《现代医学与生物工程学杂志》、《血栓与止血杂志》、《中国骨关节杂志》、《CHEST》(中文版)、《广东全科医学》;协办的有《中国医学伦理学》。改革开放以来,学院先后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等高等院校或研究部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院拥有先进教学、科研、医疗设施和仪器设备,总值达6亿多元。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先进,已全面实行多媒体教学,大部分课程已实现网上教学。
2003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广州医学院的全体医务人员,特别是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专家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医术,坚持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为广州市、广东省乃至全国“非典”的有效控制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和政府的嘉奖。
建院48年来,广州医学院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指引下,弘扬“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已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国家医疗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关旅游景点:
长隆夜间动物世界 五仙观 越秀公园(越秀山) 广东美术馆 白石山绿谷 航天奇观 资政大夫祠 清音亭 百万葵园 瓜岭村 市长隆旅游度假区 玉岩书院 莲花山 沙湾滴水岩森林公园 古海遗踪 华南师范大学 北京路千年古道 广东药学院 南海神庙 南越王墓 海洋馆介绍 伍庭芳墓 医学院 可园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国际划船中心 萝岗香雪公园 瀛洲生态公园 火炉山森林公园 护南越国宫署 花都芙蓉山庄 孙中山读书治事处 洪秀全故居纪念馆 留耕堂 莲花山古采石场 国际旅游天地 天河体育中心 九龙泉 天河 天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