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文征明太湖诗碑旅游指南
文征明(公元1470——1559年),明代著名书画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号衡山居士,与当时的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合称为吴中四才子。他的书法以行书和小楷为最佳。现存大同市博物馆碑廊的《太湖诗碑》是他晚年的力作。
《太湖诗碑》高1.77米,宽0.9米,碑阳和碑阴各刻文征明自作自书的七言律诗一首。每面刻六行,每行十至十三字,为大字行书。字径大者25厘米,小者10厘米。碑阳为《太湖》诗,碑阴为《涵村道中》。
文征明一生并未来过大同,为什么他的诗会刻在这里?据碑阴左下角五行小字附记可知刻石的缘由。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山东临朐某氏(附记字迹漫灭不可辨读),到江南督办粮储,得到文征明《太湖》和《涵村道中》诗轴,与同僚和缙绅展观,都认为是文征明书法中的上乘之作,“可刻之传诸远世”。嘉靖31年(1553年)春,临朐某氏被派到大同“理饷”,并带来诗轴择石刊刻。此时文征明尚在世,已83岁高龄。
《太湖》和《涵村道中》,都是文征明晚年归隐故乡山林时的作品,也都是写景诗,但也表达了他以范蠡自比,愿意“终岁不闻车马音”的心境。其书法为他晚年的得意之作,既有他早年行书师承王右军、得力赵松雪的根底,又参以宋代书法家黄山谷长戈大戟、欹侧取势、纵伸横逸、气势磅礴的笔势,看上去黄气十足,苍劲有力,大气磅礴,但又不失其灵秀俊美的风歆。
相关旅游景点:
文殊寺 菩萨顶 清李殿林墓 山西善化寺 皇后之乡 虎风口 赵武灵王墓 恒山壮观碑 观音堂 水神堂 火山群 大安寺 慈云寺 县文庙五龙壁 恒山舍身崖 龙山 善德堂 怀仁旺火 塞外长城 恒山寺庙 文嬴湖 清栗毓美墓 煤矿展览馆 封和要墓志铭 显通寺 明代藩九墓 察哈尔烈士陵园 应县木塔 善化寺 天竺庙五龙壁 祁皇后墓 古佛寺 悬空寺 比丘尼昙媚造像记 鼓楼 司马金龙墓 跑马梁 清任勇烈墓 宝宁寺 五爷庙
《太湖诗碑》高1.77米,宽0.9米,碑阳和碑阴各刻文征明自作自书的七言律诗一首。每面刻六行,每行十至十三字,为大字行书。字径大者25厘米,小者10厘米。碑阳为《太湖》诗,碑阴为《涵村道中》。
文征明一生并未来过大同,为什么他的诗会刻在这里?据碑阴左下角五行小字附记可知刻石的缘由。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山东临朐某氏(附记字迹漫灭不可辨读),到江南督办粮储,得到文征明《太湖》和《涵村道中》诗轴,与同僚和缙绅展观,都认为是文征明书法中的上乘之作,“可刻之传诸远世”。嘉靖31年(1553年)春,临朐某氏被派到大同“理饷”,并带来诗轴择石刊刻。此时文征明尚在世,已83岁高龄。
《太湖》和《涵村道中》,都是文征明晚年归隐故乡山林时的作品,也都是写景诗,但也表达了他以范蠡自比,愿意“终岁不闻车马音”的心境。其书法为他晚年的得意之作,既有他早年行书师承王右军、得力赵松雪的根底,又参以宋代书法家黄山谷长戈大戟、欹侧取势、纵伸横逸、气势磅礴的笔势,看上去黄气十足,苍劲有力,大气磅礴,但又不失其灵秀俊美的风歆。
相关旅游景点:
文殊寺 菩萨顶 清李殿林墓 山西善化寺 皇后之乡 虎风口 赵武灵王墓 恒山壮观碑 观音堂 水神堂 火山群 大安寺 慈云寺 县文庙五龙壁 恒山舍身崖 龙山 善德堂 怀仁旺火 塞外长城 恒山寺庙 文嬴湖 清栗毓美墓 煤矿展览馆 封和要墓志铭 显通寺 明代藩九墓 察哈尔烈士陵园 应县木塔 善化寺 天竺庙五龙壁 祁皇后墓 古佛寺 悬空寺 比丘尼昙媚造像记 鼓楼 司马金龙墓 跑马梁 清任勇烈墓 宝宁寺 五爷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