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优化公共交通才是“破堵”之本
11月3日至5日,新疆都市报连续三天以《等车是种说不出的痛》、《街头拦出租 基本都靠“抢”》、《选择乘黑车 心情很“纠结”》为题对乌鲁木齐冬季出行难做了报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组报道不仅引发了市民广泛的关注和共鸣,同时也引起了相关专家的注意。
11月5日,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交通项目研究中心规划及政策研究室主任潘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解决出行难根本措施还在于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同时改善自行车和步行等非机动交通的出行环境,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
创造骑车
出行条件
11月3日,《等车是种说不出的痛》的报道刊发后,64岁的退休教师高山打来电话建议,如果市民出行选择骑自行车,也许交通就不会那么拥堵了。高老师告诉记者,从30岁开始,她每天都骑自行车上下班,退休后有时从二毛到红光山游玩,她也会选择骑自行车。
在早晚高峰期时,记者曾骑车做过体验。发现骑车耗时有时比选择出租车和公交车出行要少。然而,首府道路交通鲜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有的路连非机动车道都没有,骑车难免出现与机动车“争道”的现象。再加上,道路两边的隔离墩使得市民不得不经常下车,这也会耽误时间和造成不方便。此外,首府公共场所大多没有自行车存放点,这可能也是市民很少选择骑车出行的原因。
“尽管骑自行车既环保又缓解交通压力,但如果没有非机动车道,市民是不会选择骑车出行的。”不过,潘安介绍,首府目前正在酝酿规划城市慢行系统。
合理规划
城市交通
冬季出行难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顽疾。每到冬天,市民挤公交车难、搭车难就如没有结局的电视连续剧一样重复上演。
不得不承认,乌鲁木齐目前的城市规划并不能跟上人口和城区发展的速度。
对首府来说,大型的医疗机构、单位和商场,都集中在老城区,人们不得不“挤在一起”消费、上班。以经常发生拥堵的西山路为例,这条路上遍布着很多大型社区,人口较多。可是,由于周边没有大型单位、医院和商超,人们白天不得不涌向老城区,而家已然成了“睡觉之地”。这就造成早高峰时,西山居民集中出行,晚高峰时,又在相同的时间节点返家,出行难在所难免。
潘安介绍,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然时期。不过,如果周边地区如昌吉、米东区交通更多样化,那么涌入乌鲁木齐的人就会减少。同时,把老城区的行政和消费功能分摊到市郊,人们在居住地附近就可以完成自己的需求,在同一时期集中进入市区的人数就会减少。
发展三级
公交网络
以前,交通拥堵似乎只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专利”,然而在不知不觉间,首府也患上了“拥堵病”。曾经,有人提出根据内地城市治堵经验,拟引进“单双号出行”、“征收拥堵费”、“限制机动车数量”等措施。但是,在专家们看来,无论是通过行政手段还是经济手段来限制交通需求,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城市道路空间资源有限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只有公共交通发达了,市民出行自觉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城市拥堵才会减少。”潘安介绍,目前,首府市民出行选择方式有限,只能依靠公交车和出租车,城市并没有形成立体交通系统。“所谓立体交通系统,是建立于轨道交通、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城际铁路等为一体的交通出行方式。”潘安说。
据了解,编制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对线网和车站进行优化整合,为乘客提供高可达性的运营网络和无缝衔接的换乘服务,才能满足市民公交车乘坐需要。潘安说,在新的规划中,将来乌鲁木齐公交网络将形成三级公交网络。第一级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第二级以大容量快速公交为补充,第三级以常规公交作为衔接。三级公交网络建成后,将大大缩短居民的出行时间,在城区内,从任何一点出发乘公交到另一点的乘车时间都不会超过30分钟。
目前,首府有135条公交线路,线路和站点重复率较高,浪费了公交资源利用率。从11月10日起,首府开始对公交线网进行第一阶段的优化整合,以缓解交通压力。
“今后,如果开车的人觉得坐公交车更节省时间,那么,会有更多的人被吸引到公共交通工具上来。”潘安说。
相关新闻:
福州榕公共交通升级 年内增100辆公交车430辆的士
金华本周天气“暖洋洋” 14日会有强冷空气
福州今天福建全省仍以多云天气为主 气温有所下降
重庆到杭州惠州两趟列车将隔日停运
呼和浩特火车东站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梧州市第二趟大型火车旅游专列开通
拉萨开往成都的火车硬座票 走前才能拿到
江门江西渝水党派建言助推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蓝斯携手澳门公交共创智能公交新篇章
上海零排放公交车明年驶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