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元制镇村公交成溧阳统筹城乡发展突出亮点
溧阳农民交口称赞的“一元制”镇村公交,正在成为当地统筹城乡发展的突出亮点。记者近日在溧阳农村采访时看到,一辆辆崭新的五菱“小公交”拉着乡亲们不断地穿梭于田间村头……
试点,从最偏最穷的两个镇起步
镇村公交,是指连接村到村、村到镇之间的公交。长期以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交通的这“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制约农民出行的最大瓶颈。
溧阳在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市镇公交全覆盖”之后,及时将目光瞄准了这“最后一公里”。2008年12月27日,溧阳选择最“远、偏、穷”的竹箦、社渚两镇为试点,各开辟了8条镇村公交线,通过投放40辆“一元公交”,串联起村与村、村与镇之间的往来。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2009年3月起,溧阳又陆续投放60辆新型小公交车,增开10条镇村公交线。
据市交通局副局长沈健东介绍,目前溧阳市已开设18条镇村公交线,投放小公交车100辆,使全市重点行政村、两个劳改农场、驻溧部队、重点旅游区全部通上了镇村小公交。“镇村公交,已经成为农民出行的重要方式。2010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市镇村公交共发送旅客72816人次”。
一元到底,让农民兄弟尽享
公交之便
为了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溧阳市专门成立了国有性质的镇村公交公司,加强镇村公交的管理,并推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化经营准则。
比如,统一车型,统一采购。镇村公交车辆由公司集体购买,选用的是11座的五菱迷你型公交车,它车身较小,符合农村道路通车要求;同时,所有线路全部实行公车公营、无人售票,全程票价一元,发车间隔约10-15分钟一班。
记者17日在竹箦客运站看到,候车大厅里宽敞整洁。客运站站长陆敖平介绍说,这里共开通了竹箦至竹箦煤矿、陆笪、上兴、后周的四条镇村公交线,沿途数十个村全部实现“公交通达”。正在等车的上兴村村民王美琴笑呵呵地说,她是陪怀孕的女儿来镇上检查的。“以前到镇上,只能坐黑车,平时两块钱,节假日还涨价,时间也不固定。现在公交车亭就在村口,出门就上车,一块钱坐到底,又方便又安全。”
正在说话间,一辆镇村公交开了进来,刚刚走完竹箦煤矿专线的司机陆志平师傅告诉记者:“以前老百姓从竹箦集镇到竹箦煤矿,13公里路只能乘黑车,要花5元钱,不少人一个月只来一次镇上。现在小公交开到村头,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特别高兴,连买个菜都到镇上来了。”
两大核心亮点,成就“溧阳模式”
如何让镇村公交开得起来,并且能长期开得下去?溧阳主要抓了两点。
一是黑车“漂白”。在镇村公交开通之前,很多人担心,黑车司机可能会对镇村公交采取“堵截”。但,溧阳靠制度设计的创新,圆满解决了这一难题。原来,这里通过考试招聘,将70%以上的黑车驾驶员招过来开镇村公交,双方签订长期劳动合同。
司机陆志平告诉记者:“我以前开的就是黑车,每天就在街上打转拉客,经常担心受怕。如今在这里开车,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公司还交‘三金’,内心很舒坦。”溧阳“漂白”黑车的探索引起了一直在寻找治理黑车之策的国家交通部的关注。2009年4月,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专程到溧阳就此进行调研。
二是政府补贴。镇村公交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是一项顺民心利百姓的好事、实事。但镇村公交的公益性票价,使镇村公交不可避免地出现亏损。溧阳市镇村公交公司副经理强健算了一笔账:镇村公交去年一年的运营收入为7000多万元,而除去工资、管理费、车辆运营等成本,亏损为380万。常州(常州公交,常州火车,常州汽车,常州天气)市运管处副处长许坚勇也认为,农村客运有它特殊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客流时段性强,农忙人少,农闲人多,逢年过节人更多;单趟运输明显,上午上镇的人多,下乡人少;中午前后下乡的人多,上镇人少;下午上镇的人更少。这些规律,导致镇村公交车或拥挤不堪、或空无一人,运力相对浪费,企业很难避免亏损。
但是,为保障这项利民之举真正落到实处,溧阳市给予了充分的财政倾斜:在政府给予每车1/3购车补贴的基础上,对企业经营性亏损部分给予全额补贴:市财政和审计部门以对各条镇村公交线路的营运成本和经营状况作出的审核结果为依据,对亏损部分发放全额补贴,从而解除了镇村公交经营单位的后顾之忧。
相关新闻:
石家庄将配专用公交车进社区
山东省临沂市建立绿色交通模式 推行绿色节能公交
太原868路公交改走新晋祠路
杭州公交换乘站的作用可以更大
泉州803路公交线路明日开通
北京9字头公交将分批调整到四环外
广州大风吹倒在建铁塔 导致京广线十几趟列车临时停车
沈阳一铁路雪坑阻汽车 憋停火车14分钟
洛阳衡山路上发生公交车与火车相撞事故
上海沪今年首现浮尘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