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旅游指南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之滨的珞珈山、狮子山等10余座起伏的山丘之间。
1930年3月开始兴建,1936年全部竣工,占地面积200多公顷,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在3条南北轴线与2条东西轴线相交汇的轴线网络上,形成以图书馆、理学院、工学院为主体的三个建筑群组。3条南北轴线为:中心花园(小操场)至图书馆;理学院至工学院和水工试验所;理工二院至大礼堂(现为人文科学馆)和办公厅(现为电讯学院楼)。2条东西轴线为:学生俱乐部至图书馆和理学院;体育馆至中心花园和大操场、大礼堂。形成轴线分明,变化有序的整体美。在建筑整体上,遵循了“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引入西方的罗马式、拜占廷式建筑式样。在建筑单体造型上,更是形式各异,互不雷同。
相关旅游景点:
华中农业大学 起义门 三峡大坝旅游区 刘少奇故居 晴川阁(AAA) 古德寺 听涛轩 国民政府旧址 英东游泳跳水馆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汉口荣光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院 蓝天嬉水乐园 市乒乓馆 黄陂木兰天池(AAA级景区) 归元寺 宝通寺 柏泉天主堂 詹天佑故居 珞珈山 青龙山森林公园 长江职业学院 施洋烈士陵园 行吟阁 禹功矶 先月亭 毛泽东故居 汉阳扎根农村土菜馆 东西湖区吴家山百家旅馆 岳飞亭 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 石景区 楚文化浏览区 博学中学教堂 孙中山纪念碑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显正街天主堂 江汉关大楼 山庄区 鹰子岩瀑布
1930年3月开始兴建,1936年全部竣工,占地面积200多公顷,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在3条南北轴线与2条东西轴线相交汇的轴线网络上,形成以图书馆、理学院、工学院为主体的三个建筑群组。3条南北轴线为:中心花园(小操场)至图书馆;理学院至工学院和水工试验所;理工二院至大礼堂(现为人文科学馆)和办公厅(现为电讯学院楼)。2条东西轴线为:学生俱乐部至图书馆和理学院;体育馆至中心花园和大操场、大礼堂。形成轴线分明,变化有序的整体美。在建筑整体上,遵循了“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引入西方的罗马式、拜占廷式建筑式样。在建筑单体造型上,更是形式各异,互不雷同。
相关旅游景点:
华中农业大学 起义门 三峡大坝旅游区 刘少奇故居 晴川阁(AAA) 古德寺 听涛轩 国民政府旧址 英东游泳跳水馆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汉口荣光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院 蓝天嬉水乐园 市乒乓馆 黄陂木兰天池(AAA级景区) 归元寺 宝通寺 柏泉天主堂 詹天佑故居 珞珈山 青龙山森林公园 长江职业学院 施洋烈士陵园 行吟阁 禹功矶 先月亭 毛泽东故居 汉阳扎根农村土菜馆 东西湖区吴家山百家旅馆 岳飞亭 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 石景区 楚文化浏览区 博学中学教堂 孙中山纪念碑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显正街天主堂 江汉关大楼 山庄区 鹰子岩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