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旅游指南
阿拉善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东接巴彦淖尔的磴口县、乌拉特后旗、乌海市、东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银川市、青铜峡市、平罗县相望;南邻甘肃省的武威市、民勤县、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88.28公里。全旗辖10个镇、13个苏木、138个嘎查、34个居民委员会。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位于旗境东部、贺兰山西,同时也是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所在地,是阿拉善盟及阿拉善左旗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阿拉善左旗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自春秋起,狄、鲜卑、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汉唐以来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现今的阿拉善始建于公元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清廷将贺兰山以西广袤的草原赐牧给蒙古和硕特部,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年编为阿拉善和硕特旗,赐授札萨克印,至今建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旗和平解放,成立了阿拉善和硕特旗人民政府,1950年划归宁夏。1954年归甘肃管辖,1965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1961年4月,国务院批准阿拉善和硕特旗划分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政府设在巴彦浩特镇,1969年划归宁夏管辖,1979年7月划归内蒙古,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设置阿拉善盟,为阿拉善盟所辖。阿拉善左旗总人口近15万,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回、藏、满等多民族共居的边境旗。阿拉善左旗景色宜人,特产丰富,畜产品质优。主要畜种有饮誉中外的阿拉善双峰驼,数量位于全国之首。驼绒纤维细长、拉力大、弹性好,年产量160吨,素有“骆驼之乡”的美称。阿拉善白绒山羊绒质量上乘,细度、光度、白度三项指标均居世界同类产品之冠,年产量160吨。全旗已形成以开采湖盐、无烟煤、大理石、戈壁奇石、莹石、铜、铁、金、芒硝、石灰岩等矿产和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拥有25万亩耕地,以引黄灌溉和提取地下水灌溉为主,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大麦等,著名工业品有:“飞马”牌仿古地毯、 “延福”牌地毯、“八卦泉”牌苁蓉养生液均为自治区级名牌产品。2004年,全旗GDP达到35.2亿元;财政收入24000万元;2004年,城镇与农村牧区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分别达到7292元和3164元。 阿拉善左旗属温带荒漠干旱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年降雨量80-220MM,年蒸发量2900-3300MM,日照时间3316小时,年平均气温7.2摄氏度,无霜期120-180天。
交通:
阿拉善左旗境内交通便利,110国道穿境而过,有三条铁路支线(乌吉线、平汝线、干武线),干线公路5条(银巴公路、乌巴公路、巴额公路、五乌公路、巴达公路),6条旗县级公路及其乡镇苏木道路。
乌吉线、平汝线、干武线等铁路支线纵横于阿左旗境内的5个苏木/镇,共计232公里,这些铁路大都已成为阿左旗资源输出的主要通道。 阿左旗因毗邻宁夏、甘肃,形成了以银川、乌海、中卫为次中心,以巴彦浩特为中心向外发散的公路交通网络。这些公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轴,途经的苏木/镇也都得到相应得发展,是促进阿左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黄金通道。
相关旅游景点:
白音锡勒 神树 额济纳旗 阿斯哈图石林 古长城遗址 铁骑草原旅游中心 锡日塔拉草原旅游度假村 西乌旗蒙古汗城旅游区 延福寺 蒙古庙 希拉穆仁草原 乌拉山 胡杨岛 锡林郭勒大草原 多伦县滦源殿旅游度假村 白音锡勒自然保护区 苏尼特右旗社保局旅游点 达茂草原 玄石坡与立马峰 广场 金沙湾旅游区 西夏古城-黑水城 桌子山岩画 洪格尔岩画群 灰腾草原 洪羊洞 娜仁湖 古墓葬 元上都 锡林郭勒草原 浑善达克沙地 成吉思宝格都山 阴山 乌梁素海 五原誓师台 胡杨林 滦源殿旅游度假村 贝子庙 葛根敖包草原旅游度假村 承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