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取消免费公交,政府直面问题值得嘉许
今日起,全市公共交通不再免费了,亚运期间交通优惠措施改为发放现金交通补贴,全市十区两市所有户籍家庭发放150元现金,集体户口人员按每人50元标准发放现金。
这意味着实施一周的免费公交政策,因造成始料不及的公交出行压力正式被调整。免费公交政策为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制造了始料不及的麻烦。
两相权衡,公众对惠民政策产生疑虑,实则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变数。而面对此种变数,政府没有刻意回避,并果断中止免费政策试图恢复公交运行常态,无疑证明了政府在对接民意上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
众所周知,公交免费政策是“广州亚运大礼包”的重头戏,通过政府的推动与媒体的强势宣传,早已深入人心,并以亚运会的名义声名在外,此刻进行调整,对政府而言,确实需要冒着“朝令夕改”的道德风险。换句话说,政府此番顺应民意之举可谓代价昂贵,这代价已然事关政府在政出令行上的一贯颜面。
然而,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政府并没有因为对所谓“颜面”的顾忌,而拒绝进行调整。这是最值得嘉许的地方。一个本可能是无比艰难的抉择,在民意诉求面前,广州市政府用实际行动阐述了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答案。
这并非是作为舆论本身,抱有某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必须意识到,在这样的抉择中,政府如果只想图个“政出必行”的虚名,其实并不难,一意孤行、死扛到底就行。真正需要付诸勇气的是直面公共政策始料未及的偏差,并适时做出纠偏。虽然,这个过程中,政府可能难免遭受舆论质疑的风险,但民众最终的实际感受一定会给予政府一个公允的评价。
政府一时之颜面之所以能做出可贵的让步,一方面在于举办亚运会的最高宗旨是“办亚运归根结底是为了市民生活更美好”,只要纠偏遵循的是这个目标,公众当然会不吝给予包容的掌声;另一方面在于公共政策的适时纠偏本来就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因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也存在理性与智性的局限,不可能保证每一项政策在设计之初就做到万无一失,而当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遭遇不可控的变量时,适时的纠偏就显得尤为有必要!
毫无疑问,我们对这种纠偏意识乐观其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纠偏意识,无疑为这个城市的政策制定者们带来新气象,这与曾经那些在公共政策上一意孤行的封闭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它是广州公共政策的一个标本也丝毫不为过。
当然,需要厘清的是,与其说这种赞誉是对“偏差”的宽大,毋宁说是我们愿意借这样的机会,一起对这个城市,以及对我们自己做一次深刻的重新审视:原来我们的公共交通资源和管理还存在这么多的不足,原来我们的惠民政策其实可以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做得更好,原来我们在理性出行、享受文明亚运的过程中可以更优雅、更具责任感……
相关新闻:
广州免费公交“挤爆”呼唤城市公交“补课”
南宁广西立冬气温舒适 市民须添加衣物应对房间内低温
烟台立冬日迎大风降温天 最低0℃9日有霜冻
泉州明晚冷空气到后天起降温
昆明今日立冬 温暖随行
武汉雾霾齐发还将持续一周
武汉今起三天早晚变冷
沈阳三日天气:2010年11月7日
今日立冬 成都离冬还有20来天
贵阳贵新贵遵凯麻今日还有雾 开车可得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