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辽宁今冬天气反常 冷得这么早都是低涡惹的祸
12月13日,大连出现了少有的雨凇天气,而上一次出现雨凇是在32年前。不过,大连市气象台气象决策服务中心主任尹文昱认为,雨凇并不是一种反常的天气现象。
尹文昱强调说,这个32年的时间概念有个限定是“同期”,“也就是说,在12月时出现雨凇的情况,从1978年12月1日到现在,这是第一次。不过在其他月份,雨凇也会出现。 ”
雨凇是过冷却雨滴落到冰点附近的地面或物体上,立即冻结成坚硬冰层的天气现象。“雨凇经常出现在冷暖交替的季节,就是雨结冻了。如果纯是雪,不能叫雨凇,如果纯是雨的话,温度不够低,也无法形成雨凇。 ”尹文昱解释说,“雨凇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不是经常出现。 ”
目前,随着气温回升,大连的天气情况好转了,但是许多市民担心,今后一段时间是不是还会出现这种阶段性强降温过程。国家气候中心此前分析预测,今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但冷暖变化幅度较大,有可能出现区域性低温和阶段性强降温过程。不排除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情况。对此,尹文昱表示,在冬季,气温骤降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天气规律。“天气就是这样,冷冷暖暖度春秋,有这样的天气现象,也是正常的。比如去年,也出现过低温。每年都会冷的,今年也是要冷的。 ”尹文昱解释说,“冬季肯定会有冷空气活动,不是突然活动,而是在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运动过程中,走到哪儿,哪儿的气温就会下降。冷空气经过大连,那么大连就会变冷了。 ”
近期,在全国范围内,降温都是天气主旋律,因此很多人认为今年的冬天会非常冷,是个“寒冬”。“‘暖冬’、‘寒冬’的概念是长期的,是整个冬季的结论,不能因为这个冬天其中几天寒冷或几天暖和,就说是‘寒冬’或‘暖冬’。同样,现在不能就说今年就是‘寒冬’了,这种预测非常难。 ”尹文昱说。
全省
天气挺反常,低涡惹的祸
12月10日和12日,我省中、东部地区连续遭遇两次大雪、局部暴雪和寒潮天气。两场强降雪过后,辽宁12月1日-14日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多8成。受强降雪影响,12月10日辽宁境内大部分高速公路封闭,12日全省18条高速公路全部封闭。
辽宁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江文介绍说,两次强降水过程和强降温过程的原因是位于贝加尔湖东北部的庞大低涡南落,而乌拉尔山高压脊强烈发展东移是造成低涡南落的根本原因。韩江文说,从天气形势上看,9日20时开始,乌拉尔山高压脊强烈发展东移,脊前的偏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向南渗透,同时推动贝加尔湖东北部庞大低涡向东南移动。贝加尔湖东北部低涡在旋转南下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冷空气向南扩散,10日、12日分别有冷空气分裂南下影响辽宁;12日20时低涡中心移至黑龙江东部地区,低涡后部有横槽配合-44℃冷中心下摆,致使冷空气向南爆发,辽宁气温大幅度下降。
“辽宁冬季冷空气频繁,判断冷空气是否能在辽宁产生降水主要依据是水汽条件,水汽条件是否充分则依据西南气流的强度及急流的位置。 ”韩江文从气象学角度解释了近期辽宁连续遭遇强降雪的原因。10日8时,两股冷空气对应的切变线位于内蒙古东部,切变线前部有西南急流建立,暖平流强盛,辽宁地区回暖强烈,0℃线到达辽宁南部地区,造成辽宁南部地区降水以雨或雨夹雪为主,而北部地区整层气温均在0℃以下,降水以雪为主。12日8时,内蒙古东部冷空气又有切变线发展东移,切变线前部西南气流强盛,急流从河南北部经山东西部一直延伸到吉林南部,南方的水汽特别是渤海、黄海上空的水汽源源不断向辽宁地区输送,水汽充沛,但由于10日较强冷空气影响,辽宁地区气温偏低,12日白天虽有回暖,但气温不高,辽宁的降水以雪为主,大雪、暴雪区范围明显较10日过程大。 13日,辽宁降水基本结束,强锋区开始南压,气温下降,辽宁地区地面气温达到入冬以来最低。
全省范围的持续强降温,让人们对“全球变暖”的说法产生质疑。气象专家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气候变暖的趋势没有改变,不过,并不排除在某一地点或某一时段,气温出现比较强烈的波动变化。
相关新闻:
武汉未来3天天气晴好 清晨易现大雾能见度低
青岛22日夜间有强冷空气来袭 23日会出现雨雪天气
成都春运将于明年1月19日正式启动 热门方向火车票紧俏
上海寒假学生团体火车票明起预订
上海轨交3、4号线火车站站厅改造完成 拥挤将改观
拉萨数百车公交车重新划线上路
长沙长株潭城际铁路围建车站 6条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厦门已建76个充电桩 将推千辆新能源公交
北京公交940路968路 24日起线路调整
德州市12路公交车改线